明史:孙元化被处死,崇祯不会用人,自毁长城_孔有德_火器_明朝

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2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1613年,孙元化没有考中进士,便专心研究火器、火炮,为明朝组建一支“欧式炮兵”。可惜,崇祯不会用人,他将孙元化斩首,自毁长城。

孙元化,上海浦东人,明朝儒将,官至登莱巡抚,也是西洋火器的先驱。

1613年,孙元化进京参加科举考试,名落孙山,便专心研制西洋火器,拜徐光启为师。

明清两朝研究西洋火器,没人能比孙元化厉害。孙元化不但研究技术,也进行理论探索。

《西法神机》《武经全书》,孙元化的这两部著作,对西洋火器的制造、工艺、技术,进行了详细介绍,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
巡抚登莱期间,孙元化还上奏朝廷:招募西人当兵,协助官兵守卫辽东,但不被采纳。

孙元化的身边,聚集一批熟悉西学的科技人才,协助他制造出二十四门红衣大炮,以及三百多门火炮。

展开剩余80%

巡抚登莱不到两年,孙元化就组建出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,以及由西洋人组成的军团。

按照徐光启的构想,应该组建一支熟悉西洋火器的兵团,人数6万左右,用来平定辽东。

孙元化担任登莱巡抚之前,他制造的红衣大炮在宁远之战、锦州之战中大放异彩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,都是手下败将。

1629年,皇太极率6万兵马入关劫掠,关内外隔绝大半年,孙元化负责防守的八城二十四堡,丝毫未受影响。

孙元化能力强,又善于发明创造,朝廷便让他担任登莱巡抚,组建炮兵、水师,随时渡海增援辽东。

1631年,皇太极攻打大凌河,祖大寿派人求助,崇祯让孙元化去增援。

为了检验炮兵的威力,孙元化让孔有德率800兵马先行,这是一支“欧式炮兵”,装备非常精良。

起初,孙元化想招募洋人去辽东,帮助明朝打头阵,与皇太极死磕。崇祯不答应,孙元化便派孔有德去。

客观看待,孔有德对孙元化非常敬佩,无奈命运捉弄人,改变了明清的历史进程。

孔有德,辽宁盖州人,骁勇善战,是毛文龙的部下。毛文龙被杀,孔有德投靠孙元化,得到重用。

遗憾的是,辽兵、山东兵之间矛盾重重,辽兵作为“客军”,受到很多委屈。

抵达吴桥时,孔有德的士兵没了粮食,开始哗变,孔有德控制不住,也跟着杀回登州。

孙元化派兵抵御,张焘、耿仲明、陈光福与孔有德相识,率兵投降,总兵张可大阵亡。

孙元化依靠西洋兵抵御,与孔有德厮杀。西洋兵有29人,数量不多,但熟悉使用火器,孔有德部损失惨重。

兵力对比悬殊,孙元化也没办法,他拔出佩刀,准备自尽,却被孔有德捉住。

身陷囹圄,孙元化对孔有德晓以大义,让他不要辜负朝廷。孔有德很佩服孙元化,本身也不想将事情闹大,便请求招抚。

孔有德请求孙元化出面,上奏皇帝,希望得到招抚,继续为朝廷效力,孙元化同意。

孙元化陈述事情的经过,崇祯打算原谅孔有德,便让人拿诏书去招抚,妥善解决问题。

可惜,巡按王道纯跟孔有德有仇,他藏匿诏书。孔有德迟迟等不到“诏书”,又害怕被朝廷剿灭,便再次劫掠,击杀明军。

孙元化告知孔有德,他会想办法解决问题,希望能回京亲自面见皇上。孔有德同意,放了孙元化,希望他能带来好消息。

孙元化离开登州,王道纯立刻突袭孔有德,将事情扩大化,但孔有德依旧忍着。

孔有德相信孙元化,但明朝内部斗争激烈,招抚注定要失败。余应桂、李梦辰、路振飞弹劾孙元化,崇祯将其投入监狱。

孔有德等不到招抚,继续攻城略地,崇祯派兵讨伐,不再考虑招抚。

1632年,崇祯将孙元化处死,斩首示众。1633年,孔有德战败,便携带众多“欧式火炮”渡海,投奔皇太极。

孙元化研制的火炮,没能用来攻打清军,反而成为清军对付明军的利器。1642年,皇太极赢得松锦之战胜利,红衣大炮是关键。

明朝末年,多事之秋,崇祯本应该让孙元化戴罪立功,发挥他的科技才能,而不是处死。

“十将易得,一才难求”,对于特殊人才,崇祯本应该给予保护,以此收揽天下英才,为明朝效力。

孙元化被处死,徐光启神情憔悴,郁郁而终,明朝失去了两位科技人才。

孙元化之后,没人热衷于研制西洋科技。清军入关后,对火器也没啥兴趣,戴梓还被康熙流放,着实可惜。

参考书目:《明史》

发布于:天津市

热点资讯

快闪再次开进三里屯 业绩放缓的珑骧如何突围轻奢困局

时隔两年,法国品牌珑骧LONGCHAMP再次将快闪店开进北京三里屯太古里,并通过明星站台、增设烘焙和咖啡等产品,吸引消费者驻足。近年来,轻奢品牌普遍业绩下滑,珑骧则连年双位数增长,但高光之下亦有隐忧,相比于2023年44%的业绩增幅,2024年仅增长20%。 业内人士指出,珑骧与多数轻奢品牌的定位形成了差异化,其定位在高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,而高端消费者的消费力受经济环境和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,也促使珑骧业绩稳定增长,但当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消费,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,出现下滑是必...

相关资讯